中國企業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為巴基斯坦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伊斯蘭堡7月1日電 通訊:中國企業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為巴基斯坦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記者姜江 王歡 鄒淑華
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的主控室里,十幾名中國和巴方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對水電站各項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和分析。主控室外,四臺水電站機組的轉子飛速運轉,將水流轉化為電能,為巴基斯坦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我們使用的這套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是由中國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巨型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主控室的工程師顏現波日前對在現場采訪的新華社記者說。
由中國三峽集團為主投資方投資建設的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區,水電站總裝機容量72萬千瓦。今年6月29日全面投入商業運營后,卡洛特水電站成為巴基斯坦第五大水電站,每年將提供32億度廉價清潔電能,可滿足約500萬人口用電需求,將有效緩解巴基斯坦電力供需矛盾。
“卡洛特水電站是三峽集團采用中國標準并整合中國水電設計、施工、裝備與建設管理全產業鏈編隊出海的示范項目,該項目所有設備的中國供應商占95%以上。”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建剛對記者說。
作為卡洛特項目設計方,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運用國內技術,為項目設計提供了解決方案。該公司在卡洛特的現場負責人董曉寧告訴記者,卡洛特水電站工程區主要為軟巖地質,易受環境變化影響,因此水電站大壩建設頗具挑戰性。“為尋找合適的施工參數,我們開展了大量室內試驗現場和碾壓試驗,并將國內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的技術運用到卡洛特水電站項目上。”董曉寧說。
“我有幸見證了中國技術在卡洛特水電站項目的廣泛運用,這個項目將改善許多巴基斯坦人的生活,并緩解巴基斯坦電力供需矛盾。”卡洛特項目巴方電力工程師穆罕默德·阿里·馬哈茂德對記者說。
“卡洛特水電站項目讓巴基斯坦豐富的水力資源得到應用,這一項目將進一步促進巴基斯坦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卡洛特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敏生說。
據估計,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0萬噸。“我們在污水治理、廢棄物處理、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制定了詳細計劃,以確保把水電站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卡洛特項目公司總經理助理雷振說。
為改善卡洛特水電站附近居民的生活條件,三峽集團與項目所在地政府深入合作,在當地建設了中小學、醫院、公路、公園、供水設施等各類設施,并設立了“中國三峽-巴基斯坦獎學金”,資助巴基斯坦學生到中國留學深造。
由于修建卡洛特水電站,馬利克·比拉爾·塔里克一家搬離了庫區。他告訴記者,水電站項目組不僅給他們一家人提供了經濟補償,而且在臨近的村莊提供了新的居所。項目組還給馬利克提供了工程師專業的獎學金,資助他到中國的大學學習。
“這一切改變了我的人生。我來自中低收入家庭,兄弟姐妹共有8人,我父母根本無法供我讀大學。中國企業提供的獎學金讓我成了整個家族里第一個上大學的人。”馬利克自豪地說。兩年前,馬利克學成回國并順利進入卡洛特水電站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馬利克終于可以為家里分擔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