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疫情和俄烏沖突兩種風險疊加,進一步放大了斯里蘭卡經濟決策失誤的風險。
當地時間7月9日,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抗議者沖入了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的官邸,包圍了總理維克拉馬辛哈的住宅,要求兩人辭職。在抗議者沖入總統官邸前,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在軍人的保護下提前離開。
當日晚間,斯里蘭卡議長辦公室證實,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已告知議長阿貝瓦德納,他將于本月13日辭職。斯里蘭卡總理辦公室當天早些時候發表聲明說,總理維克拉馬辛哈愿意辭職,以利于組建各黨派參與的新政府。據斯里蘭卡媒體當地時間7月10日報道,斯里蘭卡投資促進部部長、農業部部長等多位部長已相繼宣布辭職。
自斯里蘭卡出現社會和經濟危機以來,國外一些人就把“債務危機”視為主要原因,并試圖歸咎于中國。而真正的風險源,是斯里蘭卡的經濟改革、治理方式等方面出了問題,而疫情和俄烏沖突又放大了風險。
危機令七成居民難以保證一日三餐
長年以來,斯里蘭卡缺乏發展經濟的正常環境。2009年以前,斯里蘭卡僧伽羅人主導的政府曾與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之間陷入長達26年的內戰。
斯里蘭卡經濟依靠初級產業——主要是服裝業、旅游業、茶葉、橡膠支撐,其中旅游業和茶葉是利潤大頭。
2019年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上臺后,推出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事實證明,這一系列改革政策,對于斯里蘭卡經濟來說過于超前。斯里蘭卡財政部估計,減稅導致政府收入損失超過14億美元——2019年底,斯里蘭卡外匯儲備也只有76億美元。而禁止化肥進口導致大面積的農作物歉收,讓斯里蘭卡失去了大米自給自足的能力。
5月19日,斯里蘭卡出現獨立以來首次主權債務違約。無法償付7800萬美元到期債務利息,引爆主權債務危機。
缺乏外匯進口,導致斯里蘭卡最近幾個月燃料短缺、停電、藥品匱乏、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日趨嚴重。目前斯里蘭卡公共服務已基本中斷,學校關閉,公交系統停擺,民眾被禁售汽油并要求居家辦公,約七成居民難以保證一日三餐。
成為受俄烏沖突沖擊最大的國家之一
疫情暴發以來,斯里蘭卡最賺錢的旅游觀光業遭受重擊。這個占斯里蘭卡GDP12%、占外匯收入14%的產業只能局部運轉。200萬在海外工作的斯里蘭卡僑民的僑匯,本來是一個有效的資金補充,但疫情已使得僑匯迅速下降。
此外,很少有人能料到,斯里蘭卡還是受遠在千里之外的俄烏沖突沖擊最大的國家之一。
斯里蘭卡糧食進口40%以上來自烏克蘭,能源進口嚴重依賴俄羅斯、伊朗;觀光業中,30%的入境游客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蘭。可以說,斯里蘭卡幾乎所有支柱產業都與俄、烏形勢有關。
疫情和俄烏沖突兩種風險的疊加,進一步放大了斯里蘭卡經濟決策失誤的風險。
中國是斯里蘭卡最大的無償援助國
即將辭職的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屬于斯里蘭卡最強大的政治家族——拉賈帕克薩家族。
拉賈帕克薩家族在與猛虎組織26年的戰爭中崛起,這個家族的帶頭人是5月12日剛辭去總理職務的馬欣達·拉賈帕克薩。他在2005年-2015年擔任斯里蘭卡總統。現任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是馬欣達的弟弟。
拉賈帕克薩家族曾在斯里蘭卡獲得廣泛支持,但是這種治理結構也導致反腐不力,引發廣泛不滿。這也是斯里蘭卡陷入債務危機的機制原因之一。
而在斯里蘭卡所欠的510億美元外債中,中國僅是第四大債權國。把斯里蘭卡此次債務危機歸咎于中國,完全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國已多次向斯里蘭卡提供糧食等緊急援助,是斯里蘭卡最大的無償援助國,而斯里蘭卡多年以來也與中國關系良好。希望斯里蘭卡能早日結束動蕩,解決積弊,重歸正軌。
□徐立凡(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