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天下】參議院選舉后岸田政權走向何方
朱清秀
閱讀提示
主張修憲的勢力在眾參兩院均超過三分之二議席,使自民黨離修憲夙愿又近一步。但修憲勢力內部仍存分歧,日本民眾也更關注經濟,岸田政權的修憲因此可能“雷聲大、雨點小”。如何應對疫情沖擊、促進經濟復蘇,將是對岸田政權的考驗。
在近日舉行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取得大勝,主張修憲的勢力在參眾兩院均已超過三分之二議席。
在此情況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是否會加速推進修憲?面對疫情沖擊和經濟困境,岸田政權又將如何應對?
自公聯盟選舉大勝
7月11日,日本第26屆參議院選舉結果正式揭曉。執政的自民黨獲得此次參議院125個改選議席中的63席,單獨獲得過半的改選議席,自民黨執政伙伴公明黨獲得13席。疊加未改選的70個議席,自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的席位達到了146席。
作為最大的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減少6個席位,盡管依然維持第一大在野黨的地位,但在發展勢頭及國民關注度方面已經面臨日本維新會的強力挑戰。
尤其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的比例代表選區,立憲民主黨的得票數比日本維新會少了100多萬張,這也使得日本維新會在此次選舉中獲得12個議席,總議席數達到了21個。國民民主黨則獲得5個議席,總議席數達到10個。
眾所周知,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以及國民民主黨明確主張修改憲法,此次參議院改選后,主張修憲的四個政黨總計獲得177席,已經超過參議院議席總數三分之二的166席。自此,在眾參兩院中,主張修憲的勢力均已經超過三分之二,修憲似乎已經是水到渠成。
修憲面臨不確定性
主張修憲的勢力在眾參兩院均超過三分之二議席,讓自民黨離實現其修憲的夙愿又近了一步。然而,從目前日本社會的情況來看,修憲并非易事。
首先,修憲勢力內部對于修憲的內容依然存在較大分歧,尤其在如何認識憲法第九條方面各方暫難以達成共識。
其次,與修憲相比,日本國民更關注經濟發展。日本廣播協會(NHK)在參議院選舉前進行的民調顯示,日本國民更關注“經濟政策”及“社會保障”,修憲僅排在第五位,且只有5%的受訪者關注。
因此,日本國民更期待岸田的經濟對策能夠修復受疫情沖擊的日本經濟,提升日本國民的收入。一旦岸田違逆民意將時間和精力消耗在推進修憲的進程上,他就有可能被日本選民拋棄。
再次,安倍去世將降低岸田在推進修憲方面的壓力。安倍作為自民黨內修憲勢力的代言人,一直在積極鼓動修憲,其離世不僅降低了修憲勢力的政治影響力,同時也讓岸田在選擇修憲的政治日程上更具靈活性。
基于此,短期內岸田的政策重心主要在應對新冠疫情以及恢復受疫情沖擊的日本經濟,修憲不是其內閣的優先事項。當然,為了拉攏自民黨內的保守勢力,維持政權穩定,岸田很有可能以修憲為“誘餌”,來贏得支持。
因此,在修憲方面,岸田很有可能展現出“雷聲大、雨點小”的特點,以此來強化控局。
岸田政權走向何方
此次參議院選舉猶如岸田政權的“期中考試”,自民黨在此次改選中獲勝無疑會增強岸田在自民黨內的影響力,強化其對自民黨的控制力。
同時,如果岸田不主動解散眾議院,那么在2024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前,岸田將獲得穩定執政期。如果其想實現長期執政,則可以在總裁選舉前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如贏得大選其政權又將延長三年。
因此,岸田目前手握長期執政的主動權,也具備實現長期執政的有利條件。但如何繼承安倍“遺產”、如何應對新冠疫情以及恢復民生經濟等將考驗岸田的執政能力,而這與岸田政權的穩定緊密相關。
第一,如何繼承安倍的“政治遺產”?
安倍的去世對岸田執政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岸田在內政外交方面將更具自由度和靈活性;另一方面自民黨內“安倍派”勢力依然龐大,岸田能否穩住“安倍派”國會議員,從而穩定政權運營將充滿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岸田還需要考慮如何對待“安倍經濟學”“積極的和平主義”等政策主張。
第二,如何應對新冠疫情沖擊?
當前日本國內新冠感染者人數持續增加,7月13日日本全國新增9萬多感染者,時隔5個月再次出現感染人數超過9萬人的情況,東京都連續兩天的新增感染者超過1萬人。一旦疫情更趨惡化,岸田受到的民意壓力可能會上升。
第三,如何實現經濟復蘇?
當前日本經濟依然處于衰退中,各項經濟指標尚未恢復到疫情前。岸田提出的“新型資本主義”能否實現日本經濟的復蘇將成為對其執政能力的最大考驗。
總體而言,當前岸田面臨的執政壓力較小,但一旦他未能有效控制疫情,且“新型資本主義”未能將日本經濟從新冠疫情沖擊中解救出來,那么岸田政權依然可能被日本選民拋棄。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