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瓦萊塔9月23日電 綜述|援馬耳他醫療隊協助搭建“健康橋梁”
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跨越萬里,幾十年來中國援馬耳他醫療隊一批又一批奔赴地中海中心島國馬耳他,憑借精湛的醫術和仁愛之心,守護當地民眾健康,為中馬兩國搭建起“健康橋梁”。
1993年,中國向馬耳他派出了第一支援馬醫療隊。1994年,中國和馬耳他政府合作成立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簡稱中醫中心),由江蘇省派遣醫療隊開展診療工作。迄今,中國共派出19期援馬耳他醫療隊,累計診療患者約25萬人次。
除了中醫中心,醫療隊還在馬耳他國立圣母醫院和戈佐總醫院開設中醫門診,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成為了當地人眼中友善無私、醫術精湛的健康守護者,助推中醫和中醫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當地人的認可與喜愛。
醫療隊在傳統針灸的基礎上,為當地不同患者探索更為靈活高效、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比如,他們為受過敏性鼻炎困擾的患者采用“蝶腭神經針刺術”,為備受皮炎濕疹折磨的患者實施“穴位自血療法”,為因膝蓋疼痛走路不便的患者使用“坐位調膝手法”……許多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驚嘆于中醫的神奇療效。
羅納爾德·邦尼奇是一位皮膚病患者,也是針灸的忠實粉絲。15年前,他因為皮膚濕疹在中醫中心接受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他的耳周及下肢再次出現皮炎,便又來尋求中醫幫助。經過8次治療,邦尼奇的皮炎癥狀顯著改善。“中醫強調整體調理,事實證明,我選擇中醫是非常正確的。”他興奮地向記者分享。
馬耳他全科醫生瑪麗亞·菲利斯也是中醫的擁躉。她患有頸椎病,每當疼痛難忍時,都會優先選擇針灸治療。菲利斯說:“止痛藥有副作用并可能形成依賴,而針灸則沒有這些問題,所以我更愿意接受中醫治療。”在馬耳他,越來越多的患者像菲利斯一樣,放棄口服止痛藥,轉而尋求中醫療法。
為了應對肥胖率不斷上升的挑戰,中醫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開設減肥專科門診,為馬耳他肥胖癥患者帶來健康福祉。減肥門診的開設及穴位埋線技術的廣泛應用讓針灸減肥成了中醫中心深受歡迎的治療項目。
安杰爾·法爾宗就是穴位埋線減肥的受益者。在她看來,成功減肥并非是她唯一的獲益之處。她表示,穴位埋線持續刺激讓她無需頻繁就診,并有效調節了她的消化系統,促進了新陳代謝。“穴位埋線是我減肥之旅中的強大工具,提供了遠遠超出我預期的即時和長期效果。”她說。
為了進一步推動中醫和中醫文化在馬耳他的傳播,醫療隊積極深化與當地各界的合作:例如通過與馬耳他罕見病聯盟的合作,探索中醫治療罕見病的可能性;與體育界合作,幫助運動員利用中醫推拿和針灸緩解運動損傷;與學校合作,讓更多青少年了解中醫基礎,體驗拔罐、艾灸等傳統療法,激發他們對中醫文化的興趣。此外,醫療隊還深入社區和養老院,開展“中醫文化進市政廳”“關愛銀齡”等活動,推動中醫走進更多馬耳他民眾的生活。
隨著中醫在馬耳他的聲譽不斷提升,中醫中心也吸引了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中醫愛好者。德國、盧森堡、西班牙等地的中學生都曾遠道前來中醫中心,親身體驗治療,了解中醫文化。國際交流不僅讓更多歐洲年輕人接觸到中醫,也為中醫在歐洲的推廣開辟了新途徑。
第19期援馬耳他醫療隊隊長馮驊對記者表示,30多年來,中醫在馬耳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兩國人民心連心的“健康橋梁”,展現了中醫在全球健康事業中的獨特價值,未來中醫和中醫文化也將在馬耳他繼續散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