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舉行,目前賽事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
本屆大賽以“智慧、綠色、安全、特色”為目標,共設109個競賽項目,較第一屆增加23項,其中增設了20個新職業和數字技術技能類賽項。從項目類別看,賽項設置緊貼生產生活實際,涵蓋范圍進一步擴大。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 王曉君:本屆大賽共涉及制造業、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建筑業、服務業、采礦業等15個國民經濟行業門類,覆蓋國民經濟行業門類的75%。
目前,大賽各個賽項的場地布置和參賽設備第一次聯調聯試已經完成,4000多名參賽選手均已準備就緒。
機電一體化賽項參賽選手 鄭永壕:這次比賽是我參加過的規模最大的比賽,與這么多選手同臺競技,也希望自己能名列前茅。
聚焦前沿技術 促進科技與技能融合發展
本屆全國技能大賽設置項目眾多,涵蓋領域廣泛。那么本次大賽比賽項目設置方面又突出了哪些亮點呢?
相比上屆大賽,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遴選增加了起重設備應用技術、石油鉆井技術、電力系統運營與維護、計算機軟件測試、機器人焊接技術、烹飪(中餐)等6個在行業中具有先進性、代表性且從業人員廣泛的項目,進一步貼近企業的實際生產。在機器人焊接技術的賽區,選手們通過設計編程,將焊接路徑、角度等參數輸入程序,實現每個焊接件的標準化。
機器人焊接技術賽項參賽選手 張厚強:像機器人焊接技術,它聚焦的是高端裝備制造的領域。這個機器人就可以類似于人體一樣,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
隨著新興行業的蓬勃發展,也涌現出一批新職業。本屆大賽增加了數字技術技能類新職業賽項,通過“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工智能工程技術、虛擬現實工程技術”5個專業技術類競賽項目的設置,旨在挖掘出更多新職業的技能人才,實現技術和技能的融合發展。在虛擬現實工程技術賽區,選手們通過3D建模、編程動畫等方式,在三天的賽期里實現一個可交互的虛擬現實場景。
本屆大賽參賽選手中,職工的參賽比例大幅提升。通過大賽可以更好地助力職工創新創業創造,讓企業職工認識到自身價值,帶動更多職工鉆研技能、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