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陜西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成傳德的不懈努力下,公司探索出了一條堅持科學發展之路,不斷強化技術革新,堅持以建立循環型企業、循環型經濟社會為重點,著力構建循環經濟框架,走出一條靠循環經濟支持企業發展的新路子。
“原來的傳統工藝,只能提取到皂素水解物,新工藝投入后,不但提取了皂素,還能將淀粉和纖維素都提取出來,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并且節約了資源,增加了收益。”公司生產廠長程先忠介紹道。他說,公司在2006年進行改造之前,加工后產生的皂素水解物被稱為初級產品,年產值只有30萬噸,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也非常嚴重。從2006年開始,公司進行徹底改造,投資1.02億元,建成了年產300噸黃姜皂素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并配套建設了日處理1000噸污水處理站。項目的實施,不但解決了黃姜加工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水電煤等消耗量也比原來降低了一半,產品也由單一的皂素增加到皂素、淀粉、纖維素等。生產一噸皂素可回收纖維素19噸、淀粉17噸,每噸皂素生產成本比原來降低了5萬元,主要污染物COD減排百分之九十以上,既實現了達標排放,又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至2013年,公司總資產達到37567萬元,實現年產值17711萬元,利稅3784萬元。
公司堅持以誠信為宗旨、以科技求發展,以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新型企業為目標,不斷加強企業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應用國家環科院、省環科院的皂素清潔生產科研成果,采用“公司+科研+農戶+基地”的運行模式,先后在漫川、法官、照川、寬坪、戶垣等鎮建立黃姜訂單藥源基地10個,通過各種有效方式不斷完善聯農機制,與農戶建立了可靠、穩定的利益聯結共同體,帶動當地和臨縣6萬多戶群眾積極種植黃姜,實現戶均年增收5000多元,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
據了解,公司現有員工3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周邊的村民。家住漫川關鎮街道的徐世菊就是公司板框壓濾機車間的一名員工。“娃他爸也在我們公司上班呢,我和他都來了3、4年了,公司離家近,方便照顧娃上學,再加上福利待遇也好,我們愿意在這干。我還經常給娃說,我現在也算得上白領了。”徐世菊笑呵呵地說著。
產業鏈推動發展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司所有員工的努力下,2012年2月,山陽縣人民政府將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確定為陜西金川生物醫藥循環產業園,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建設,產業園下設金川封幸、力搏生物科技、鑫發牧業、秦南茶葉、商洛優源、九眼蓮合作社六大產業項目,總占地經營面積2760畝。其中,金川封幸公司,主要以黃姜為原料生產水解物、皂素、淀粉、纖維素等產品,現有黃姜皂素加工生產線兩條16個車間,占地面積145畝,形成園區第一大產業鏈;力搏生物科技公司,占地35畝,年產綠色高品質無公害飼料1萬噸,有效解決淀粉和纖維素的出路,實現從皂素提取—淀粉回收—飼料加工—生態養殖—茶園和九眼蓮綠色無公害農業的循環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工程實施,是產業園生物肥料綜合利用環節第二大產業鏈;鑫發牧業公司,占地80畝,一期完成投資5000萬元,建成水碼頭3萬頭養豬場,糞便沼氣池1200立方,存欄1200頭種豬,二、三期計劃投資2.5億元,建成水碼頭五里坡10萬頭育肥豬養殖區,形成第三大產業鏈;秦南茶葉公司,建成500畝茶園和千畝九眼蓮基地,加工綠色無公害茶葉,形成園區第四大產業鏈;商洛優源公司,占地1000畝,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10萬頭育肥豬場,200戶新農村建設、配套學校、公寓、醫療、林果花卉、生態養殖、觀光旅游、休閑農業為一體的秦嶺美麗鄉村和最美園區。
在地里種植黃姜,黃姜生產出淀粉,再將淀粉制作成飼料,飼料用于養殖場喂養,養殖場產生沼氣,最后又將沼氣液用于種植九眼蓮和茶園。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真正地實現了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