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移動開發者大會上,參展廠商展出的形式多樣的移動智能設備,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新華社發
一邊是互聯網,一邊是傳統制造業,看似不搭的兩個行業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下,卻匯聚在一起發生驚人的化學反應,智能硬件產業橫空出世。自谷歌眼鏡發布后,智能硬件成為高燒不退的熱點,一眾互聯網企業紛紛跟進,不僅是騰訊、百度這些巨頭陸續推出各自的硬件產品,360、搜狗、獵豹移動第二梯隊也樂此不疲,日前,連視頻網站老大優酷土豆也耐不住“寂寞”,一口氣推出路由器等三款硬件產品,由此可見互聯網行業跨界玩智能硬件是真心上癮。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曉晴
智能硬件爆發元年
自2012年4月谷歌眼鏡發布后,智能硬件逐漸引起各界矚目,及至2014年,從蘋果、谷歌到BAT,從國外到國內,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硬件市場已經成為風潮,業界也樂觀地將2014年看作是智能硬件行業的“爆發年”。瑞信集團預測認為,未來兩到三年,全球智能硬件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至500億美元。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與智能硬件有先天接近性的互聯網企業當然無法淡定,紛紛殺入,最新的玩家則是優酷土豆。優酷土豆在10日推出首批三款硬件產品——Wi-Fi路由器、智能電視盒子及15.6英寸安卓平板電腦,為了給這些設備提供內容,優酷土豆還專門成立了一個云娛樂業務部門,由集團CTO姚鍵主導運營,由此可見優酷土豆的決心,其終極目的是打造讓用戶可以輕松從優酷土豆主站上播放視頻和游戲的服務。
如果仔細分析中國流媒體視頻市場增速,就不難理解優酷土豆進軍智能硬件市場的邏輯。市場研究機構Digital TV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電視和OTT內容市場,每年智能電視銷量達到2000萬至3000萬臺,而優酷土豆月活躍用戶數現已突破5億,每日視頻觀看量超過8億次。姚鍵稱,推出硬件產品可以確保優酷土豆的內容和服務以用戶需要的方式覆蓋所有互聯設備屏幕,提供涉及不同設備的無縫體驗。
爭搶各個垂直領域
早在優酷土豆之前,已經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使出渾身解數搶占智能硬件市場,一波波智能硬件相繼涌出,BAT三巨頭里的百筷、全民WIFI和阿里盒子,再加上360、搜狗這些第二梯隊的加速跟進,智能硬件市場競爭日漸白熱化。
谷歌、蘋果、百度、騰訊等國內外巨頭均利用自己龐大的體量搭建各自的智能硬件平臺。小米、360等廠商則是搶占垂直領域,實現單點突破。日前,做手機出身的小米跨界推出了空氣凈化器,899元的價格延續了小米一貫的高性價比,以空氣凈化器市場價格屠夫之勢亮相,迅速獲得一大票好評。以網絡安全安身立命的360公司也接二連三地發布了多款智能硬件小產品,如360隨身WiFi、360智鍵、360安全路由、360安全手環等,其核心宗旨是打造網絡安全,搶占的是上網安全這塊市場。
智能硬件的另一個新玩家搜狗則另辟蹊徑,其推出的糖貓服務的是兒童,成為兒童智能硬件市場的先行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們使用成人的設備和工具,如手機、pad,但這些設備很大程度上又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有潛在威脅。為此,搜狗研發了專門為孩子設計、滿足孩子們溝通和玩樂需求的智能硬件糖貓。
搜狗CEO王小川說:“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垂直服務硬件產品是智能硬件的未來之一,兒童智能硬件正是這樣一個需求強勁、尚待深入探索的市場。”對搜狗而言,進軍智能硬件市場也邁出了其“從工具到服務”的重要一步,而搜狗業務戰略版圖從智慧服務到通過硬件向用戶延伸。
切勿陷入自我陶醉誤區
雖然智能硬件有大爆發之勢,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軟硬結合的成功產品,但從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系統來看,特別是智能硬件的互聯互通方面,智能硬件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這從智能硬件的代表谷歌眼鏡仍未得到大規模應用可見一斑。
對于業界而言,更應關注的是智能硬件使用場景少、同質化嚴重、性價比偏低等問題。的確,在智能硬件的風口上,業界難免浮躁,很多研發者甚至認為只要在原有硬件基礎上研發加入一些智能元素如芯片、傳感器、APP控制等就是智能硬件了。在實際操作中,有一些智能硬件創業團隊缺乏對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的洞察與了解,再加上欠缺傳統制造業的行業沉淀,只憑著要借助移動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的熱情,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創新誤區。
對此,王小川認為,智能硬件體現了從“連接”到“智慧”的過程,它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信息對稱,二是希望設備能擬人化、能思考。他建議從事硬件創新的團隊需要靜下心找準定位,選擇一個切入點將它做深做透,讓產品永遠保持在非常有優勢和競爭地位的位置。他說:“在將創意落地的時候,不要僅關注硬件本身,而要更加關心背后可以給用戶提供怎樣的服務。甚至需要忘掉硬件,在服務上創造競爭力、吸引人,再搭載硬件。”
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硬件不能為了追求顛覆而顛覆,而是真正設計出能為用戶帶來實際使用價值的產品,要知道,這不是簡單的互聯網概念加供應鏈組合,而是需要真正有創新的概念并輔以技術手段才能得以實現。
相關
新聞
電商拉動消費的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上班用打車軟件預約出租車;公交和地鐵上用手機購物打發無聊時光;下班用手機搜索附近美食并將位置分享給三五好友……未來某一天,當你冰箱的牛奶喝完時,它會自動下訂單,發送給商家和供應商,讓生產、零售、物流和銷售商全部實現物聯。
在“新常態”下,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近些年風起云涌的電商又成為了拉動消費的主力軍。那么,電商拉動消費的下一個風口又將在哪?
拉動消費作用凸顯,電商高速發展
38分鐘100億元,24小時571億元。在今年的“雙十一”狂歡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總計成交額達571億元,比去年“雙十一”350億元的成交量增長59%,再創歷史之最。
電商發展勢頭迅猛,對消費拉動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投資增速貢獻高7個百分點左右。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網絡零售快速增長,1-9月網絡購物同比增長32.2%。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日前舉行的第九屆中國網上零售年會上說:“預計2015年-2020年將成為電子商務由快速發展向高速發展的轉折點,因為那時90后新興網絡消費人群將集中登上社會舞臺,并成為社會生產力主體和消費中堅。”
市場人士和專家認為,電商消費將會為我國消費領域提供更廣闊的新空間。
多渠道突破,專家看好移動消費潛力
移動電商、農村電商、跨境電商……電商拉動消費的下一個風口到底在哪里?
不少專家看好移動消費的潛力。據了解,今年“雙十一”天貓成交額中,無線端成交額占銷售總量的42.6%,而去年占比為21%。
移動終端及其帶來的軟件消費成為拉動信息消費的主要引擎。“軟件+應用+內容”已成為當前信息消費的普遍模式,微信推出短短3年來用戶已超6億,衍生出包括話費充值、理財、打車、精選商店、紅包、AA收款等一系列新型信息消費。
農村消費潛力也將因此得到進一步開發。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從2008年之后的三年里成倍增長,但在2013年增速回落至40%,而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的網購增速近兩年超過了大城市。
“電商的引入改變了農民過去消費信息不對稱的局面,智能手機的成本比一臺電腦要低得多,而且手機購物操作流程也更容易學習。”項立剛說,這對有著廣闊農村市場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塊潛力巨大的寶地。
今年作為全球雙十一元年也預示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潛力。專家指出,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成長,跨境電子商務將轉變中國貿易結構和消費方式,成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許物聯網的到來指日可待,不管電商未來呈現形式如何,“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永遠不會過時。提供良好的網絡消費環境、優化用戶體驗、保障消費者權益將成為電商消費時代顛撲不破的真理。(據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