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部分地理位置優越的二手房調整了價格。本報記者 康宇 攝
隨著樓市新政“組合拳”逐漸落地,不少購房者加快成交進度,一些售房者也有了漲價的打算。13日,記者走訪城區樓市發現,在2月份明顯回落的樓市成交量,3、4月份又有了回升。其中,一套學區房一周內經連續漲了三次價。
“有一套在我們店掛了一年多的學區房,最近還有人來問,結果趕上新政“5改2”新政、住房公積金政策調整在濟寧落地,賣家突然提價,一個星期改了三次價,價格提了10萬元。”13日,位于供銷路一處房產中介工作人員胡雪告訴記者,房產新政的落地,給二手房市場帶來信心,不少賣家也蓄勢漲價。
胡雪口中的這套房屋位于劉莊小區,是個三室兩廳,128平米,位置在三樓。“原本掛牌92萬元,出了房產新政,賣家當天就把價格提高了4萬,以96萬元掛牌。”胡雪告訴記者說,到了第二天,賣家再次要求提價,將價格提升至100萬。“因為是學區房,覺得有升值空間,想再提升一下價格。”房主的意思是,想先定好價,再掛牌。隨后一個星期內,房主同家人商量過后,最終將價格定在了102萬。
房主李女士告訴記者,這套房她從去年年初就掛在中介了,期間也有不少人來看房,但都沒有談成。李女士表示,自己經常上網查找、對比一些學區房的價格,自己手中的這套房子戶型比較合理,再加上學區房的位置優勢,讓自己對房子的價值比較有信心。
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平淡,二手房價格持續受到抑制。新政的出臺,刺激看房人數增加,價格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上述情況并非個案,二手房源價格普漲了1萬至5萬不等。”記者走訪城區部分中介發現,不少優質房源的價格都有所波動。可是價格的突然上漲,很難被買方接受。因此政策的出臺,雖然二手房的價格受很多賣家影響,掛牌價格上漲,但是沒有明顯的帶動成交量的上升。(記者 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