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吳傳國 侯 煒)市紀委監察局緊盯目標,強化舉措,全力推進山陽縣板巖鎮安門口村的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黃思光先后5次深入包扶村檢查指導包扶工作。機關34名包扶干部,積極為92戶包扶戶出點子、籌資金、送技術、送信息,累計為貧困戶辦實事、辦好事106件。委局爭取落實專項資金169萬元,幫扶安門口村實施基礎設施項目19個,實施產業發展項目17個。
專家進村,精心制定扶貧發展規劃。安門口村被確定為市紀委監察局的包扶貧困村后,委局主要領導多次走村入戶,與干部群眾交談研討,確定了詳細的精準扶貧三年攻堅規劃。機關全體包扶干部深入到每一個貧困戶,對包扶的92戶逐戶制定包扶計劃。委局主要領導還邀請西農大楊改河等5名教授帶領5名研究生,到安門口村實地進行考察,幫助鎮村制定完成了《安門口村生態農業發展規劃》。上半年,面對撤村并鎮新情況,包村聯村領導到村上研究解決問題10余次,駐村工作隊到村開展工作9次。
積極協調,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多方協調,落實項目資金71萬元,積極改善安門口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幫助鎮村新修建完成通村水泥路1.5公里,加裝720個安全防護樁。新建成使用便民橋2座。為安門口組入戶路、安檀通村路和安陰通組路安裝太陽能路燈80盞。啟動實施安檀通村路9.7公里路肩完善工程,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協調電力部門安裝100KVW變壓器1臺及配電設施,解決了移民搬遷點120戶群眾的用電問題。建成人飲工程3處,建成120立方米水塔3座,鋪設輸水主管道5000多米,入戶管道6500多米,解決了4個村民小組262戶的人畜飲水問題。整修加固社區門前河堤330米,協調實施廣梅溝口200畝土地綜合整理開發,提高農村綜合生產能力。
產業扶貧,著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圍繞生態農業、畜牧養殖、藥業三大主導產業,通過爭取各類專項資金98萬元,為貧困群眾建立穩定增收的脫貧致富項目。依照安門口村生態農業發展規劃,新建成50畝戶太8號標準葡萄園示范基地1個,在建160畝食用菌示范園區1個,引導群眾發展林下種藥300畝。扶持秦源生態雞散養和秦瑞雞蛋養殖項目,擴大養殖規模和存欄數量。完成佳泰養豬廠三期擴建工程,新建豬舍600平方米,引進黑豬種豬160頭。機關還拿出資金10萬元,用于鼓勵補貼貧困戶發展養殖和種植產業。
技術扶貧,加強群眾脫貧技能培訓。充分利用社區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播放站點等,對全村群眾開展大棚蔬菜種植、核桃樹高接換優、食用菌培植、林下養雞、生豬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目前共培訓3次,累計參與培訓人數520余人,使貧困農戶能夠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邀請西農大專家,現場手把手指導群眾栽種葡萄技術,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