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8年以來,市農業局緊緊圍繞“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任務,強化領導,夯實責任,細化措施,狠抓落實,促使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取得了扎實成效。
生態農業快速發展,供給側改革成效突顯。堅持以建設秦嶺生態農業示范市為抓手,提升優質農產品生產能力,加大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大力推行綠色標準化生產,強力推進化肥農藥減量使用。商州、洛南、丹鳳三縣區預計發展生豬135萬頭、土雞41萬只、中蜂2.3萬箱;栽培食用菌5650萬袋,產量0.6萬噸,帶動從業人員2.58萬戶6.4萬余人;種植馬鈴薯43.22萬畝,鮮薯產量31萬噸,折糧食6.21萬噸,成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的主要支撐。建成優質紅薯基地8.26萬畝,種植春玉米47萬畝,糧食產量33.2萬噸,實現了2014年來的“五連豐”。
品牌創建持續加力,質量安全平穩向好。率先在全國啟動“省市共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提升示范行動”,三縣區納入動態監管平臺企業18家,建成“商洛模式”示范點28個,受到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高度肯定。三縣區新認定“三品”產品12個。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9.99%,無一起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
農業園區提質增效,承載帶貧作用顯著。推進全流域布局、全產業鏈開發、全要素聚集、全業態培育,三縣區投資5.52億元,建成商州大荊龍山農光互補、商州腰市黃川、洛南東晉桃園、丹鳳棣花特色產業大園區4個,園區初具田園綜合體雛形,實現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綠色化、田園景觀化”。引領三縣區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到65個,其中洛南東晉桃園被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新認定市級現代農業園區7個,農業園區實現產值11.03億元,實現利潤1.58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29萬戶。
新型主體培育壯大,休閑農業蓬勃發展。商州區、洛南、丹鳳縣分別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18個、20個、14個,農產品加工產值比分別達1.6:1、1.73:1、1.85:1;分別發展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9、16、22個,新創建市級龍頭企業3個、2個、1個,推薦丹鳳縣華茂公司遞補國家級龍頭企業。三縣區培育職業農民884人,其中中級職業農民145人、初級739人。商州、洛南、丹鳳三縣區發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總計175家,其中休閑農家153家、休閑觀光農莊(園)22家。三縣區分別創建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個、2個、3個,推薦上報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個、1個、2個。商州區、洛南、丹鳳縣分別創建食用菌標準園3個、3個、2個,蔬菜標準園1個、1個、2個,生態養殖場2個、2個、2個,丹鳳縣創建茶葉標準園1個。
合作交流亮點紛呈,展銷推介成果豐碩。先后組織三縣區42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參加北京國家“雙百”對接活動、第十四屆南京農業嘉年華、第三屆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長沙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第六屆中國西部茶產業博覽會、第二十五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博覽會等推介宣傳活動,成功唱響了“山地農產出商洛”品牌。洛南縣雨鶴牌牡丹籽油、丹鳳縣正添旺牌核桃油榮獲第二十五屆楊凌農高會“后稷獎”。(市農業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