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周銀祥)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廣大群眾貼得更近,聯系最直接,涉及的矛盾和問題更復雜。如何避免“雨過地皮濕”,關鍵是要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紅紅臉、出出汗,使這一武器發揮作用,讓黨員干部受到教育。
批評敢于紅臉,就是敢于揭傷疤、戳痛處,對問題不回避、不繞圈。如果批評凈說好話、中聽的話、奉承的話、期望的話,那批評與自我批評就變了味、違背了初衷。如果重形式、走程序,批評就如曇花一現,哄自己、騙上級、害群眾,批評的利器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變成鈍器。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優良傳統。早在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我黨就積極倡導并踐行了“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黨內民主生活方式。近些年,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之所以開展不暢,或是隔靴搔癢,或是變相吹捧,主要原因是領導干部不敢批評自己,害怕他人批評,甚至不敢批評他人。現在,該到紅紅臉的時候了。
某單位召開征求意見會,大家一味說好。領導說,人無完人,總會有缺點的。逼得無奈,干部只好提意見說,領導啥都好,缺點就是拼命工作不顧惜自己的身體。顯然,一些領導干部認為自我批評是自曝家丑,擔心相互批評會丟掉選票。于是,和風細雨,你好我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成了奢談。為私心所擾、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歸根結底,是黨性原則不強,因私利而廢公心。
批評,就要敢于紅臉,不能只栽花不栽刺,不能萬事皆好、問題少少,失去批評的銳氣,背離批評的初衷。更不能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抽象批評,無奈批評,使優良傳統變味走調,成了新的形式主義。領導干部只有正確對待批評、認真查擺問題、扎實做好整改,才能真正找出癥結、洗凈污垢、治好病根,成為廣大群眾擁護愛戴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