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會日前發布《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中英文)》(2023)。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各項任務部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得到有效推進。
根據報告,2023年,行政立法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制定修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等行政法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同時,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對全部現行有效600多部行政法規進行集中清理,組織開展涉及黃河流域保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行政復議等相關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
在行政執法方面,國務院辦公廳部署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重點加強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依法糾正不作為、亂作為、粗暴執法、執法不規范等突出問題。目前,省市縣鄉四級全覆蓋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正在逐步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設也在探索推進,努力克服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現象。
為切實減輕經營主體負擔,2023年,國務院取消調整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33個罰款事項,涉及教育、住建、金融等9個領域。減證便民持續深化,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規范33類81項公證事項、刪減116項證明材料,部分公證事項開通“跨省通辦”,為群眾創業辦事提供便利。
報告還顯示,2023年,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全國全年受理行政復議案件突破30萬件。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隊伍逐步擴大,2023年全國公職律師約為11.5萬人。 (記者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