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正努力打造成國內數據要素的集散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記者7日走訪上海創新濃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楊浦區,數字經濟正成為該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動力源。
近年來,楊浦區發揮“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大學+大廠”特色優勢,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區內集聚800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稅收貢獻占比逾40%。其中,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3年楊浦區數字企業總營收超8000億元,總營收同比增長近30%。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楊浦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2907.8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高于上海市水平逾3個百分點,規模占全市近五分之一。
數字經濟正成為楊浦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動力源。(楊浦區新聞辦供圖)在國家數據局發布的全國50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中,楊浦區榜上有名——“發揮區域創新優勢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選。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是如何打造的?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探索適應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支撐的同時,楊浦區在上海嘗試開展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區主要領導為總鏈長,區一級領導分別為“鏈長”,同時建立區重點產業鏈鏈長制領導小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
楊浦區發改委方面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該區梳理形成12條細分重點產業鏈,包括互聯網電商、在線文娛、醫藥醫療、科技金融等。在“鏈長制”中,鏈長負責系統推進重點產業鏈建設,傾聽企業和基層意見建議、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如今,每條產業鏈都形成了一個工作專班,立足促進“存鏈”鞏固、“短鏈”延伸、“斷鏈”連通、“弱鏈”變強,促進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行政部門優化資源配置。
據悉,在“鏈長制”中有一個“聯合召集人”,這個角色由楊浦區選取產業鏈中影響面廣、鏈接能力強、行業地位高、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擔任,負責召集優秀企業廣泛參與政策制定、生態打造、鏈群招商,引領推動技術攻關、產業升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共生、攜手共贏的產業生態格局。
此外,楊浦區充分發揮區內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機構集聚優勢,聯合咨詢機構、投資機構等,組建專家咨詢與項目評估平臺,對新賽道、新趨勢開展前瞻性、戰略性研判,對招商引資項目開展能級評估、風險預警,為產業鏈的健全、鞏固和產業生態進一步優化提供智力支持。
如此一來,鏈長牽頭協調、聯合召集人協同攻關、專家指導建議等的融合工作機制促進優質企業加速集聚,讓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群同頻。針對不同產業鏈特點,各方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提高產業鏈招商和企業服務靶向性。政府以企業滿意度為導向,千方百計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融資服務、載體供給、業務出海等問題,加快推動產業培育從“抓招引”向“建生態”“給機會”轉變,努力打造政務服務優質高效、產業配套豐富多元、綜合營商成本最低的發展環境。
針對不同產業鏈特點,各方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提高產業鏈招商和企業服務的靶向性。(楊浦區新聞辦供圖)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楊浦區的互聯網電商細分產業鏈匯聚了多個主流平臺,上下游相關企業不斷增加,在互聯網電商領域形成一定集聚規模。2024年,楊浦區充分發揮區內互聯網電商產業鏈頭部企業的平臺功能和帶動效應,著眼企業資源互通、“雙向奔赴”,由政府搭橋、企業聯合、市場運作,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對接到相關平臺,助企業拓寬市場、促進技術升級。
今后,楊浦區將不斷提升科技趨勢感知力、行業發展洞察力,開展深度分析,聚焦產業發展趨勢、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技術路徑等,全面繪制“產業圖譜”,對重點企業精準畫像,建立動態更新的企業清單,通過“以鏈招商”精準引進一批各產業鏈、各環節的頭部企業,提升數字經濟能級。
相關部門將加強培育孵化,引大育小,助力數字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充分發揮“鏈主”企業行業示范引領和區域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在技術攻關、資源融通等方面鏈接一批有較強關聯度和協同性的中小微數字企業,形成頭部牽引、銜接緊密、整體協同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