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19日,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25位國家督學和專家,分6個組,對陜西省16個縣(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共隨機抽查學校106所,召開各類座談會64個,發放調查問卷6704份。
國家督導檢查組指出,16個縣(區)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均達到了國家標準,各縣區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得分均在94分以上,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85%以上。陜西省16個縣(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認定標準,提請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和教育部認定公布。
國家督導檢查組認為,陜西各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加大投入,優化辦學條件;交流輪崗,均衡配備師資;關愛特殊群體,促進公平;重視內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完善各項機制,促進均衡發展;強化省級過程督導,確保均衡發展達標。國家督導檢查組針對16個縣(區)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繼續改善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規劃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整改意見。
據悉,本次陜西省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的縣(市、區)分別是:西安市未央區、閻良區;寶雞市千陽縣;咸陽市彬縣;渭南市合陽縣;延安市吳起縣、黃陵縣;榆林市神木縣、靖邊縣;漢中市寧強縣、佛坪縣;安康市平利縣、石泉縣、寧陜縣;商洛市商南縣、山陽縣。經初步統計,2008年以來,陜西16個縣(區)投入90.39億元,改造薄弱學校573所,改造土操場275個,各縣(區)義務教育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