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朱晨曦)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上午在奈良市一車站附近為自民黨參議院議員候選人發表助選演講時遇襲中槍,在奈良縣橿原市的醫院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終年67歲。
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是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1954年9月21日出生于日本東京都的政治世家,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榮作都曾擔任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畢業于成蹊大學,在美國留學后進入鋼鐵制造商神戶制鋼所,此后,其父安倍晉太郎就任外務大臣,他以此為契機成為大臣秘書官,進入政界。
2006年9月,52歲的安倍晉三當選自民黨總裁,后被推選為首相,成為首位二戰后出生的日本首相。他同時也是二戰后日本最年輕的首相。翌年9月,因支持率大降及罹患潰瘍性腸炎,安倍晉三宣布辭職。
下野5年后,安倍晉三東山再起,于2012年12月再次當選首相,此后他一直保持“安倍一強”的穩固領導地位。2018年9月20日,安倍晉三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擊敗前自民黨干事長石破茂,成功實現三連任。
2020年8月24日是安倍晉三連續執政第2799天,由此打破了此前一直由他外叔祖父佐藤榮作保持的最長連續執政紀錄——佐藤榮作1964年11月9日至1972年7月7日擔任日本首相,連續執政時間達2798天。
安倍晉三在首相任內末期,因為對新冠疫情應對不力以及“賞櫻會”等丑聞,支持率跌至低谷。2020年8月28日,在擔任日本首相2803天后,安倍晉三宣布辭職。
首相任期內成績與爭議并存
安倍晉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時,提出以“經濟再生”為最優先課題,并提出了“安倍經濟學”政策。“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是激進的寬松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促進增長的結構性改革,一定程度上幫助日本擺脫了通貨緊縮狀態。
不過,“安倍經濟學”中被認為真正奏效的部分只有量化寬松這一項。《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日本一直通過大規模貨幣寬松和以經濟對策提振需求等方式支撐經濟,然而增長戰略仍看不到成果。潛在增長率并未提高,如何提高生產效率的課題仍然存在。
此外,在其任內,公私債務高企、消費能力萎縮、勞動力數量下降等痼疾未被觸動。日本政府兩度通過提高消費稅稅率來填補社保體系資金缺口的舉措,引發巨大爭議。2014年,安倍政府將全國消費稅從5%升至8%;接著,在2019年10月,政府又從8%調至10%。
外交方面,在奧巴馬任美國總統時期,安倍晉三積極強化所謂“日美同盟”,并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他曾一度大力開展對俄外交,試圖解決領土爭議并簽訂日俄和平條約,并曾試圖打破日朝關系僵局,解決所謂“綁架”問題。但這些努力,均未取得實際成果。
他還為日本東京贏得2020年奧運會舉辦權發揮重要作用。不過,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推遲一年,2021年7月才正式開幕。
2017年,日本森友學園被媒體曝出以1億日元的價格獲得估價近10億日元的國有土地用于小學建設,而安倍晉三夫人安倍昭惠曾擔任該小學的名譽校長。安倍晉三還深陷“賞櫻會”風波。據日媒報道稱,安倍晉三及其后援會可能挪用了約800萬日元政治資金,以填補“賞櫻會”活動費用虧空。在野黨稱安倍晉三可能是借“賞櫻會”之機,用公款招待其支持者。對此,自民黨內有聲音指出,“這是由于其長期執政所帶來的奢靡和不正的象征”。
日本自民黨內最大派系領導人
安倍晉三屬于自民黨“細田派”,這是自民黨內最大派系。2020年9月安倍晉三卸任首相和自民黨總裁職務后并未返回該派系,但其在該派系內的影響力不容忽視。2021年11月,安倍重新加入該派系,該派系的通稱也由“細田派”改為“安倍派”,安倍晉三出任會長。
辭去首相職務后,安倍晉三憑借其在自民黨內獨一無二的勢力,仍然持續影響著日本政壇的走向。接任首相之位的菅義偉貫徹了安倍晉三的內政外交政策;去年出任首相的岸田文雄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中也得到了安倍助力。岸田內閣中的多數關鍵職務被安倍派、麻生派等自民黨大派系占據。
此外,安倍晉三還出任多個團體顧問,包括保守派團體“傳統和創造之會”顧問、自民黨憲法修改推進總部最高顧問等,在自民黨內部擔任要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