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11月20日電(記者 范宇斌)這里既有“方與正”的世界級非遺木活字印刷術,又有“數與云”的頂配級“萬畝千億”智能智造大平臺;既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沃野千里的“綠”,又有中國首家國旗教育館心潮澎湃的“紅”;既有理學名邦厚重積淀的靈氣,又有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朝氣……
浙江瑞安,地處長三角經濟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交匯處。2019年,該市GDP邁上了千億大關、財政總收入125.2億元,居2020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第27位。
時下,以溫瑞平原一體化為主中心的溫州大都市區,正“奔跑”在浙江大都市區建設的跑道上,作為其間成員如何“乘風而上”?每一位城市“掌舵者”都在悉心審視。
近日,瑞安市委書記麻勝聰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瑞安忠實踐行“八八戰略”,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城人產融合”為路徑,唯實惟先、奮楫揚帆,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在“重要窗口”建設領跑示范中展示精彩篇章。

發展“新特質”——城人產融合
瑞安,水脈、綠脈、文脈、商脈共生繁榮,是聯合國認定的“千年古縣”,也是中國“百戲之祖”南戲故里。改革開放以來,這塊熱土地成為“溫州模式”重要發祥地、民營經濟先發地、農村合作“三位一體”改革發源地。
在新時代更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瑞安如何自我定位?核心競爭力在哪?
“什么樣的城,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集聚什么樣的產。”在麻勝聰看來,城、人、產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基本要素。瑞安要進一步放大優勢,以“城人產融合”為路徑,打好實體經濟振興、全域美麗攻堅、改革開放創新大會戰,建設智造名城、花園名城和文化名城。
在此背景下,瑞安因地制宜、“留改拆”并舉,完善城市教育、文化、體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改善提升城市生態環境,構建城市“15分鐘文化圈、健身圈”和農村“30分鐘文化圈”。
城人產融合發展,創造幸福生活。瑞安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份幸福來自于得天獨厚的天然稟賦、更新蝶變的魅力都市,來自于崇文重教的人文精神、開放友好的人才生態,來自于潛心發展的內在沖動、創造活力的持續涌動。
“吃改革飯長大,走改革路起家。”談及瑞安的改革底色,麻勝聰表示,“我們堅持改革破題,激活深層變革的體制機制優勢,在打破壇壇罐罐、推動合作競爭中,打造了一大批標志性改革項目。”
目前,瑞安承接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項目40個、總數居溫州首位。例如,以“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改革,推進鄉村振興;以縣鄉權責重構改革,推進“整體智治”現代政府建設等。

發展“主引擎”——實業致富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沒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創造市場。”
回顧奮斗歷程,瑞安走出一條實業致富之路,躍變為浙江重要的工貿城市。如今,瑞安擁有市場主體16.3萬家、企業3.3萬家,是中國汽摩配之都、中國男裝名城。
聚焦產業強市,瑞安大力實施“制造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實施傳統制造業重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三年行動計劃,一批家庭作坊騰籠換鳥“變身”智能工廠、無人車間;汽車部件產業成長為近千億級產業集群……
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瑞安抓“六穩”促“六保”,創新“日清日結”不過夜協調機制,打好“降本、輸血、紓困、強鏈”組合拳,實現經濟穩中向好態勢。
以“解憂紓困”的硬招交出經濟高分報表的背后,麻勝聰特別強調“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既是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麻勝聰談及,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夠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激發企業家投資熱情,吸引人才和資本回歸,給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動力和活力。
觀察瑞安行動,如在浙江首創政策執行閉環管理機制,推動惠企政策“無障礙”直達企業。今年兌現降本減負金額34.5億元、財政獎補金額11.2億元,政策清單兌現率居溫州第一。
作為出口大市,瑞安以科技賦能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改革暢通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政策鏈、金融服務鏈,打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
瑞安也是浙南著名僑鄉,僑貿小鎮成為浙江惟一以“僑”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將打造世界(溫州)華商綜合發展試驗區和浙南閩北贛東進口商品集散中心的重要支點。

為未來“鑄魂”——文興則城興
城人產融合發展與大都市區一體化進程中,不少城市的文化、產業、資源等存在相似性,競爭不可避免。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優勢互補,各地都在慎重思索。
對此,麻勝聰認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也是其內涵、品質、特色之體現。”
“作為擁有千年歷史的東南古邑,我們堅持將‘文化軟實力’作為瑞安核心競爭力來打造高品位的文化名城。”麻勝聰說,要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推進以文鑄魂、以文惠民、以文助企“三大文化工程”,力構“難以復制”的城市競爭優勢。
時下,瑞安深挖永嘉學派發祥地的文脈基因,實施永嘉學派溯源傳承工程,賦予永嘉學派事功學說新時代內涵;打響“南戲故里”“鼓詞之鄉”“國旗教育館”三大文化IP,加速文化要素與旅游、農業的跨界融合,實施忠義街、大沙堤、會文里、豐湖街等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加快打造百億文化產業集群……
不僅如此,作為中國重商文化的發祥地,瑞安擁有40多萬創業者活躍在中國各地、16萬僑胞分布于世界各國。麻勝聰談及,弘揚“崇文尚德、改革創新、開發包容”的新時代瑞安精神,建設內外瑞安人的精神家園,也必將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視野與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