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將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各國不斷加強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共同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有記者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上指出,中方要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中方對下步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有何設想或舉措?
華春瑩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這首先是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近年來,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起“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多次提及“科技”與“創新”,全會《建議》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華春瑩介紹,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今年前10個月,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23.2萬件,同比增長11.2%,《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5萬件,同比增長23.5%,均實現了疫情影響下的逆勢增長。在過去的5年間,中國在全球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排名中升至第14位。科技創新正在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第一動力。
她指出,中方也一直積極參與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為全球知識產權平衡、包容、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方將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則,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各國不斷加強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共同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當天,華春瑩還應詢向記者介紹了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有關情況。她說,雙方全面回顧和總結了一年來中俄在抗疫、經貿、投資、能源、人文等領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就積極拓展開放合作新領域、提升合作水平做出戰略規劃。會后,兩國總理共同宣布通過《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
華春瑩表示,中俄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今年以來,雙方克服疫情影響,推動兩國關系保持穩定發展,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四次通話,對雙邊關系發揮了重要戰略引領作用,雙方相互支持對方抗擊疫情,政治互信持續深化,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戰略協作越發緊密,各領域互利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
華春瑩指出,中方高度重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雙方都有強烈政治意愿進一步加強戰略協作,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統籌協調抗疫和務實合作,同時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加強戰略溝通,共同努力,使中俄關系的發展助力各自國家發展,也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安全作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