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12月22日電 (張偉)“5年來,財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重點領域的投入占比達80%以上,年均增長超10%。”22日,在拉薩召開的“十三五”以來西藏財政民生投入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西藏自治區財政廳二級巡視員肖厚國如是說。
據悉,西藏“十三五”期間實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全區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教育、醫療、文化科技體育事業及就業創業實現新發展,社會保障實現新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邊境地區發展迎來新局面,交通等民生事業邁向新臺階。
肖厚國表示,“十三五”西藏累計投入脫貧攻堅整合資金753.88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增幅超10%,保障全區74個貧困縣區摘帽、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教育投入年均增長15%,實現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政策全覆蓋,惠及71余萬名學生。”肖厚國說,醫療衛生支出年均增長近20%,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應急救助互為補充,相互銜接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與此同時,西藏逐年提高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水平,健全城鄉居民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救助生活補助達年人均13213元,分散供養救助生活補助達年人均7070元,并建立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數據顯示,“十三五”西藏累計安排邊境地區轉移支付76.88億元,年均增長15.2%,比“十二五”時期增長114.7%。累計統籌整合資金166.25億元,支持邊境小康村建設。未劃定邊界一、二線邊民補助提高至年人均6000元、5400元,已定國界邊境一、二線邊民補助達年人均5000元、4500元。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預算編審中心主任劉武表示,未來5年,財政部門將在鞏固脫貧成果方面給予更多后續幫扶支持,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圍繞教育、醫療、就業、安全飲水等領域,結合民生所需和財力狀況,保障基本、兜住底線。同時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增加民生保障供給,形成民生工作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