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展現大國的擔當” ——海外人士熱議習近平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
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回顧了中國人民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展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眾多外國專家學者、華人華僑、留學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和衷共濟、團結抗疫”等主張和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馬諾夫表示,他反復收看、仔細閱讀了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習近平主席有關“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的表述,感人至深。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奪取了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讓世界各國敬佩。與此同時,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不僅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還啃下“深度貧困”這一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不僅僅是2020年、‘十三五’期間所取得的成就,還最終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奮斗目標”。洛馬諾夫認為,新年賀詞中“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精準地概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那就是只有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在一起,才能應對全人類所面臨的危機”。洛馬諾夫強調,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所生動形象描述的那樣,中共的堅強領導是中國2020年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障,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塞爾維亞與金磚國家合作組織主席約萬諾維奇教授表示,2020年是人類社會面臨巨大挑戰的一年。這一年里,中國再次展現了大國的擔當,發揮出引領全球的作用。中國基本控制住疫情,并且已經開始向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自己研發的疫苗。很多人在2020年都為疫情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努力,而中國對世界其他國家所提供的幫助更是不會被忘記,塞爾維亞人都記得中國的飛機在第一時間滿載醫療物資以及醫護援助人員到達貝爾格萊德的情景。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的,經歷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特別是在面對疫情時,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唯有共同合作和努力,才能戰勝全球性問題。他表示,隨著疫苗的逐漸到位,相信新的一年里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的發展將慢慢恢復,相信中國人民也會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成就,也希望塞中合作能夠繼續蓬勃發展。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緬中兩國始終秉承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精神,共同抗擊疫情,中國多次向緬甸派出醫療專家組,并援助緬甸大量抗疫物資,這些幫助緬甸人民不會忘記。”緬甸最大的中文媒體金鳳凰報總經理杜秋德彤表示,如今,中國疫苗的研發生產進度站在全球第一梯隊,緬甸人民也將受益于此,可以較早地獲得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這讓人十分期待。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著世界經濟,也包括緬甸。作為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資國,中國迅速有效地控制住疫情并開始實現經濟強勁復蘇,緬甸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必將從中獲益。
杜秋德彤還對2020年中國的減貧成就印象深刻。她說,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僅是因為中國多年來始終如一關注民生問題,推動減貧事業,更得益于中國有一套科學的減貧方法,其中包括制定詳盡的減貧目標,并根據細致的數據統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中國的減貧經驗不僅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以實現,其經驗和成果還能惠及包括緬甸在內的更多國家。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方面,中國正在積極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幫助緬甸人民逐步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真正做到了與“胞波兄弟”共同富裕。
在日企工作的華人王靜說:“聽完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我為偉大的祖國而驕傲,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千難而前仆后繼,歷萬險而鍥而不舍。我們應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為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來自東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陳子儀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鼓舞人心,振奮士氣,進一步提升了海外學子的愛國信念。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祖國取得了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自己學成后也會選擇歸國,為“十四五”建設添磚加瓦。
老撾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老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張富華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國際局勢動蕩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領導人民取得了抗擊疫情的偉大勝利,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果,神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充分顯示了中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和活力。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中國政府和人民還為老撾抗疫提供了寶貴的人才、物資和技術支持,真正做到了習近平主席所說的和衷共濟、團結抗疫。這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好詮釋和踐行。
張富華說,老撾深處中南半島內陸,人民勤勞善良,渴望發展,渴望安居樂業,建設幸福家園。老撾十分欽佩中國扶貧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正在學習和借鑒中國的扶貧經驗和做法。兩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前不久,萬象至萬榮高速公路提前通車,直達中國邊境;2021年,老撾人民期待已久的中老鐵路也將通車。這不僅將為兩國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提供極大的便利,更為重要的是,將極大帶動沿線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深化老中合作、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典范。
巴基斯坦國際問題專家、陸軍退役準將阿卜杜·拉赫曼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正在成為“一帶一路”上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他說,回顧過去的一年里,中巴兩國聯手應對一切艱難險阻,傳統友誼堅不可摧,甚至連新冠肺炎疫情也沒能阻擋走廊建設的前進腳步。拉赫曼表示,2020年見證了走廊建設以及中巴各領域合作的多項成果,例如ML-1鐵路升級項目穩步向前、中巴防務合作繼續深化、雙邊貿易良性發展、疫苗研發試驗守望相助等,特別是在留學生交流等兩國民間交往、民心相通的層面上取得了矚目進展。他還表示,盡管有些國家并不愿意看到走廊的積極發展,但是走廊建設以事實證明了它的前進腳步勢不可擋。拉赫曼認為,展望未來,2021年將是中巴經濟走廊蓬勃發展、收獲豐碩的一年。以產業園為中心的相關項目建設有望助推巴基斯坦在科技等前沿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進而促進巴國家繁榮以及地區穩定。他說:“中巴經濟走廊踐行共贏的理念,它的時代已經到來。”
奧地利奧中商業協會主席、知名律師喬治·章格稱,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中國今年在廣大農村地區推進的脫貧攻堅工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習近平主席還在新年賀詞中提及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中國正大步向前發展,“我對此表示衷心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