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8月29日電 臺灣當局“數位發展部”(數位發展意同數字發展)近日掛牌成立,年度預算編列超2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此舉引發島內輿論擔憂,新機構或淪為當局打擊異己的新工具。
對待不同意見者,民進黨自2016年上臺以來可謂招數不斷,豢養網軍抹黑、濫用司法整肅、傾斜資源拉攏,島內風聲鶴唳,一片肅殺氣息。建制上本為中立機構的臺“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政治立場逐漸“綠化”,近日公布所謂“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被質疑意在全面鉗制言論。
據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中央社等臺灣媒體報道,在臺灣社會幾乎壓倒性反對的輿論壓力下,民進黨當局不得不“踩下急剎車”,但難熄民眾對于該法的怒火。如今,“數位發展部”甫一登場又遭質疑,輿論憂心其將帶來“更為恐怖”的后果。
中央社引述相關人士介紹,“數位發展部”主要任務為“推動臺灣數位政策的創新與變革”。《中國時報》專欄主筆室28日的時評文章則指出,外界擔憂新成立的部門恐淪為民進黨當局打擊異己的工具。“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骨子里是在鉗制言論自由;“數位發展部”表面為促進數位發展,但約聘人員過多存在綠營“私用網軍”的嫌疑。
在民進黨當局25日通過的2023年度總預算案中,該新部門編列了超200億元預算。有網友在相關新聞下評論:“民脂民膏200億”“真的扯到不行,人民納稅錢這樣花”“掏空臺灣,不遺余力”。
島內媒體人王麗莎則撰文表示,一下子編了這么大一筆預算,實在令人咋舌。該部門是否真將經費用在數位化上,或僅以數位發展為名、背后有其他打算,臺行政當局有必要向民眾解釋清楚。“數位發展部”下設的“多元宇宙科”亦讓外界疑惑其功用,有網友評論“我只知道要花很多錢”。
新部門負責人由臺行政當局“政務委員”唐鳳兼任,此人被認為是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的“水軍頭目”。唐鳳指,近600人的員額中約300人將以約聘方式錄用。
有評論表示,這一“極其寬松”的聘用方式引來“留下私相授受廣闊空間”的質疑。臺灣民眾黨籍民意代表蔡壁如在社交平臺上說,一個公家機關半數是約聘人員,是不是增加私相授受空間?還是為自己人鋪路?《中國時報》另一文章同樣談及,對聘雇人員無把關標準,唐鳳更言明只問“戰力”、不問學歷與資歷,這樣存在上下其手的隱憂,如何能防堵原本暗地作業的網軍臺面化?
提及未來的潛在危機,上述文章認為,其一便是綠營網軍借此洗白、獲得大量編制。民進黨近年為豢養網軍東躲西藏、唯恐現形,現有了“數位發展部”執行業務,網軍是否就此合法、發揮更加肆無忌憚?
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永年29日投書《聯合報》表示,在“1450”(意指民進黨網軍)疑云未解之際,新部門的成立或將引發外界對“網軍進駐”的疑慮。過去幾年,島內許多政界人士對“1450”有很深的恐怖感受,如果網軍和新部門連結,后果或“更為恐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