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9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 岳依桐)記者10日從“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省市(州)縣前線聯合指揮部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當日14時,地震已造成88人死亡(瀘定縣50人、石棉縣38人)、30人失聯(瀘定縣14人、石棉縣16人)、醫院救治傷員420余人(其中危重傷10人、重傷39人),目前在院治療260余人。
本次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聯人員中81.4%為山體崩垮、滑坡、滾石等所致,18.6%的人員為房屋倒垮所致。地震還導致11余萬人受災,5萬余間房屋損壞,道路、通信、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誘發多處滑坡、崩塌、堰塞湖等次生災害。
目前,各項抗震救災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累計出動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特警、安能集團、應急安全生產、航空救援、社會應急救援、醫療衛生等各類救援力量1萬余人,分區分組開展4輪拉網式排查,調用彩虹—4等各類無人機開展空中偵查,累計搜救被困群眾650余人,轉移避險群眾6萬余人。調度11架直升機飛行160架次,組織7艘船艇開行141航次,從空中、水路轉運傷員群眾、救援隊伍2800余人次。對于30名失聯人員,安排救援隊伍開展“一對一”摸排。全力做好傷員救治,調集華西醫院、省醫院等最好的專家團隊,制定“一對一”救治方案,盡最大可能搶救生命,最大限度避免傷殘。
在妥善安置救助民眾方面,四川省減災委啟動省級災害救助一級響應,中央財政、省財政累計下撥救災資金3億元,累計調撥各類救災物資11萬件(套),設置安置點125個、集中安置1.7萬余人,調運生活必需品186噸,出動應急供水救援車7臺,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啟動臨時困難補助幫扶,全力做好臨時過渡安置。加強災區食品安全檢測和市場價格監管,定期做好衛生消殺、安全巡查,在瀘定、石棉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強化災后新冠疫情防控。
中央和省財政下達資金9500萬元,支持災區做好公路應急搶險保通工作。繼續做好災區交通管制和綠色通道保障,設置遠、近端分流管制點16處,勸返各類社會車輛5000余輛。投入交通搶險隊伍3844人次、電力搶險隊伍2655人次、通信搶修隊伍5589人次,除S217線僅剩桃壩至石棉界約8公里仍在抓緊搶通外,震區國省干線基本全線暢通;搶通恢復基站281個、受損光纜471公里,鄉鎮通信全面恢復,村組通信基本恢復;搶修恢復變電站8座、輸電線路60條,恢復供電37600余戶。
安全應急評估城鎮農村房屋建筑16052棟、市政道路55公里、市政設施48處,瀘定縣應急評估工作已基本完成。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在完成首輪全覆蓋排查基礎上,繼續組織力量開展多輪次排查評估,對195處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逐一落實防范措施。排查水利工程6384處,其中,水庫電站1969座、重點供水工程2596處,已對558處受損工程開展應急處置。據近日現場觀測,灣東河部分堰塞體已被沖開,灣東河河口匯入大渡河流量恢復正常,堰塞湖風險已基本解除。
在全力恢復社會秩序方面。尊重生命、尊重逝者、尊重民族習俗,用心用情做好遇難人員善后工作,地方黨委政府制定“一人一專班”工作方案,妥善做好人員身份信息核實認定和安葬后續工作,對因災遇難人員家屬、受傷人員開展撫慰和心理疏導。開通多條捐贈渠道,有序引導接收社會捐贈,提前謀劃好捐贈資金、物品的使用,讓捐贈人放心。在震區架設臺站加密監測,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公安機關在各集中安置點設置帳篷警務室,巡邏守護重點區域1100余次,組織開展涉災違法犯罪打擊行動,積極維護災區社會秩序穩定。
據介紹,接下來有關部門將繼續爭分奪秒搜救失聯人員,千方百計救治傷員,加強重點區域的排查、搜救,把失聯人員情況摸清摸準,不放棄任何一個生還機會;進一步做好民眾安置工作,針對災區特別是高海拔地區天氣逐漸轉冷情況,細化群眾安置措施,備足棉衣、棉被、帳篷等過冬保暖物資,確保溫暖過冬;采取投親靠友、建設板房等多種方式開展過渡安置;加強次生災害防范,強化有人居住地區和安置點周邊監測預警,嚴密防范山洪和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加快基礎設施搶修保通和恢復,加快房屋安全鑒定評估,全力修復損毀的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做好災后恢復重建準備工作,做好災情評估,科學規劃災后重建,為災區民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