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10月30日成功發射,并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之一,中國電科當天解讀神舟十九號發射任務中的電子科技應用表示,布設高速順暢的航天測控通信網、為航天員打造數十種傳感器、研制提供性能更優異的太陽電池陣……系列電子科技關鍵設備全力為任務“保駕護航”。
據中國電科介紹,遍布陸海空天、各測控站點的數十臺套雷達及地面、船載測控通信設備,構成高效“空地通信橋”,實時觀測分析飛船位置、速度、飛行姿態,調節飛行姿態、軌跡、速度,實現精確定軌。配備的天地通監控中心系統,擁有高帶寬通信能力,可實現音、視頻圖像的雙向傳遞,讓航天員和地面人員實時圖像交互。
中國電科研制的剛性太陽電池陣產品結構穩定、可靠性高、在軌驗證充分,發電能力達國際先進水平,保障航天員“太空出差”一路平安。
在激光交會對接雷達性能上,中國電科實現激光雷達多目標切換和多目標識別功能,為實現快速交會對接提供精準“丈量支撐”,引導對接任務圓滿完成。
針對在惡劣空間輻射環境下的適應性等需求,中國電科“量身定制”的Ka波段空間行波管,以其高功率、長壽命、高可靠特性,可為海量數據的高速傳輸回傳提供有效保障。
在火箭和飛船全身遍布數以千計的關鍵元器件,看似平凡,卻不可或缺。中國電科配備的20余種、百余只傳感器,相當于人的五官,可將感知到的外部環境形成各種數據參數,保障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順利實施。
此外,中國電科研制配備的微波功率放大器產品具有集成度高等特點,可對火箭位置和姿態回傳信號進行放大,實時傳遞運行狀態數據;高性能宇航用電纜,可保證艙內外電氣、網絡設備和天地往返網絡信號的良好傳輸;攻克多項關鍵技術研發的多款高可靠、抗輻射電子科技設備及器件,可為艙體各功能單元提供穩定供電,保證飛船平穩飛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