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2月28日電 題:余淼杰:東北經濟全面振興正處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好機遇
中新網記者 韓宏
“東北是個好地方。”在東北工作近三年的余淼杰感慨,今日東北大地、遼沈大地日新月異,全面振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了他眼中的東北全面振興以及教育心聲。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遼寧大學 供圖)2022年8月,余淼杰離開了工作16年之久的北京大學,來到遼寧大學工作。從來沒有想過會到東北工作的他,來到這里不久后就從心里喜歡上了這個地方。“東北有好山、好水、好人,來到這里后真切感受到東北是個好地方。”2024年,余淼杰有感而發寫了《東北是個好地方——遼寧是個聚寶盆》一書,深刻闡述了東北全面振興的潛力與優勢。
余淼杰認為,目前東北迎來了全面振興的最好時機。東北經濟的全面振興,正處于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好機遇。東北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扎實的工業基礎和雄厚的人才儲備,是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基礎。
在2024年履職盡責過程中,余淼杰將有關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幫助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思考帶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得到了積極回應。如在對外開放方面,余淼杰建議東北地區要抓住戰略機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向東、向北發展。陸上絲綢之路向東走,加強與俄羅斯特別是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海上絲綢之路向北走,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
在調研中,余淼杰還深刻感受到東北特別是遼寧營商環境的改善,如,構建“用權不圖好處,辦事不用求人”的“親、清”政商關系。同時,遼寧提出“大干三年、奮斗三年,打一場新時代‘遼沈戰役’”,如今遼寧GDP增速連續兩年跑贏全國。
余淼杰指出,東北全面振興一定是進行時,并預計再過5年,東北經濟特別是遼寧經濟有望進入國家的第一梯隊。
身兼經濟學家和教育工作者雙重身份,余淼杰希望可以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參與到東北全面振興中。就高校而言,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人才,東北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作支撐。今年兩會,他仍將建議促進優秀人才向東北地區及西北地區傾斜,這一建議此前得到了積極的回復。
“希望遼寧大學的學生以后能夠為東北全面振興、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余淼杰說。
“培育學生需要有好的師資,因此引進人才、引育并舉特別重要。”余淼杰介紹稱,過去兩年中,遼寧大學引進了國際級領軍人才,如世界頂級宏觀經濟學家拉塞爾·韋德·庫珀(Russell W. Cooper)、全球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胡永泰,如今他們全職在遼大任教。
在引育并舉方面,余淼杰認為應通過高層次人才帶動本校年輕教師的發展,讓遼寧大學成為一棵“梧桐樹”。
余淼杰寄語當代青年:“一定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只要學好本領未來肯定大有用處。”他囑托年輕人心中要有格局,要有對職業的熱愛,要知行合一,直面真實問題,研究真實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