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深圳市,誕生了華為、比亞迪、大疆等眾多創新型企業。它們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突出,還憑借實力不斷開拓國際市場。
這些企業的一個“秘密武器”,就是國際標準。
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企事業單位累計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379項,主要涉及光伏、無人機、基因檢測、石墨烯等多個產業領域。
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深圳企業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十幾年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并成為寧德時代等知名電池廠商的主要供應商。回顧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進階路”,貝特瑞總經理黃友元說:“一封意外公開的質疑郵件,推動我們盡快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石墨烯作為一項關鍵納米材料技術,各國都在搶占國際標準制定權。2015年,世界石墨烯大會在西班牙召開,當時,全球已有多個石墨烯國際標準立項。
貝特瑞聯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共同向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申請研制一項石墨烯領域的國際標準。大會上,各國代表圍繞石墨烯前沿技術展開討論,一位來自IEC的專家曾發郵件質疑中國企業制定國際標準的能力,但這封郵件陰差陽錯地發給了全體參會人員。
“看到郵件,我們都很不服氣,為了讓外國專家了解中國制定國際標準的能力,我們邀請IEC的主席和秘書長以及專家團隊來深圳訪問。”黃友元說。
實地考察中,深圳的發展速度與創新能力給外國專家留下深刻印象。
2017年8月,由貝特瑞申請的石墨烯國際標準獲得立項,2020年發布實施,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如今,貝特瑞共主導及參與制定8項新能源、新材料相關國際標準,還有5項國際標準正在推進中。
在深圳北站匯隆中心大廈外,有一個美團無人機站點。記者通過手機APP下單了兩杯咖啡,15分鐘后,無人機從3公里外的門店飛來,將外賣投遞至站點儲物柜中。只需輸入驗證碼即可取貨。
“城市高樓林立、環境復雜,肉眼無法直接看到飛行中的無人機,這種超視距飛行的情況,對無人機的感知和避障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美團無人機標準總監賈佳說。
在早期技術攻關過程中,美團無人機研發團隊發現無人機感知與避障相關國際標準還存在空白,并沒有形成統一規范。于是,從2019年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航空航天器技術委員會無人機系統分技術委員會開始,他們就著手整理測試數據,做好國際標準制定的準備工作。
2022年5月,由美團無人機和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聯合組成的中方團隊與日方團隊聯合牽頭的《無人機感知與避障系統》,獲國際標準化組織航空航天器技術委員會無人機系統分技術委員會立項。今年5月,該標準最終完成發布。
這些創新實踐,正是深圳企業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縮影。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協調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參與標準化組織。2018年,比亞迪參與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在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第174次會議上表決通過,這是我國以主要牽頭國身份全程主導并深度參與完成制定的全球技術法規。
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華為積極參與多個行業標準組織的活動。2023年,華為向全球標準組織貢獻近1.2萬篇標準提案。在5G標準制定方面,華為引領5G承載網架構制定,在參與全球行業標準制定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和突破。
為何這么多國際標準制定能“花落”深圳?賈佳表示:“深圳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主動組織國際標準化活動、搭建對接平臺、提供實踐指導,營造‘標準先行’的產業生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7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