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我省城市結構與層次將發生變化,近日,省政府出臺的《河南省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勾畫了我省未來的城市布局形態——形成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放射狀、網絡化城鎮空間格局:以鄭州為龍頭的大鄭州都市地區,以洛陽、開封等中原城市群主體城市為節點,10個直管縣將被建成區域副中心城市,25萬人以上的縣城壯大為新興中等城市,10萬人左右的縣城打造宜居小城,培育60個特色小城鎮。
按照《行動計劃》的安排,未來,我省將深化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加快推動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建設實施產業規模倍增計劃以產業集聚促進人口集中。以建成地區副中心城市為目標,集中實施一批綜合公園、生態水系、城市綜合體、舊城連片改造等項目為縣城發展提供示范。
按照縣城城區人口數量的不同,我省的目標是將25萬人以上的縣城提高規劃建設標準,著力培育壯大成為新興中等城市;將10萬人左右的縣城建設成為宜居小城市。
《行動計劃》要求,在縣城、產業集聚區周邊規劃建設一批中小學校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擴大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開發規模以城鎮優質教育和配套的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吸引農村人口向縣城集中。
到2016年,爭取城區人口在25萬以上的縣城發展成為30萬人以上的城市15萬人以上的縣城發展成為20萬人以上的城市。
另外,選擇100個左右區位條件優越、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高標準編制城鎮總體規劃和鎮區詳細規劃爭取到2016年培育形成60個左右鎮區人口達到3萬以上的現代化小城鎮建成一批特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