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3日電 最高檢今日舉行“依法懲治惡意欠薪 讓勞動者勞有所得”新聞發布會,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2019年至今,檢察機關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共為農民工追討欠薪3.4億余元,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民事案件25635件。
臨近歲末年終,又到農民工工資支付高峰期,也是勞動維權的高發期。帶著一年的“辛苦錢”高高興興回家過年是農民工樸實的愿望,勞而無酬將對其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為依法懲治惡意欠薪行為,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將“惡意欠薪”納入刑法,通過刑法的威懾力和懲罰性,讓涉案企業引起重視,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為農民工追討勞動報酬撐起法律的“保護傘”。
苗生明介紹,近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6336件6633人,批準逮捕3710件3805人;受理審查起訴9268件10497人,提起公訴6077件6644人;不起訴2630件3105人。
2019年至今,檢察機關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共為農民工追討欠薪3.4億余元,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民事案件25635件。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圍繞疫情防控,檢察機關壓實“六穩”“六保”責任,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引導企業合法經營。
苗生明總結了2020年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欠薪工作的特點:
一是與企業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停工停產有關,案件總數降幅較大。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上半年部分中小企業停工停產,制約犯罪發生的因素發生改變,與往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呈上升趨勢不同的是,今年檢察機關受理案件總數下降幅度較大。2020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1295件1375人,同比分別下降46.3%和45.4%;受理審查起訴2504件2887人,同比分別下降26.9%、27.5%。10:07:04
二是積極支持起訴,多渠道助力農民工依法討薪。疫情期間,生產經營活動受到沖擊,就業崗位大幅縮減,對因欠薪遭受困難的農民工,檢察機關積極搭建平臺,探索國家和社會互補的多元社會救助渠道,避免因勞而無酬對農民工生活造成影響。如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檢察院辦理孫某某等54名農民工支持起訴案時,了解到農民工已連續5個月索要勞動報酬無果,檢察機關經多方調解,僅用6天時間就促成建設方、承包方、施工方與農民工達成協議,54名農民工順利拿到了被拖欠的101.2萬元工資。
三是加大服務“六穩”“六保”,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力度。面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沖擊,檢察機關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時,把服務“六穩”“六保”作為依法履職最重要的使命,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要求,通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徹少捕慎訴理念,在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側重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服務和保障非公經濟健康發展。2020年1-11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不批準逮捕630人,不捕率為45.8%,不起訴1178人,不起訴率40.8%,均遠高于其他犯罪案件的不捕率、不訴率。
四是充分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用。隨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深入推進,認罪認罰對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的作用更為凸顯,通過鼓勵、引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悔罪、積極籌措資金支付勞動報酬,既有助于勞動者及時追欠挽損,也為從寬處理涉案民營企業提供了制度支撐,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途徑。今年以來,檢察機關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2146件2377人,占該類案件總數85.74%,相比去年上升了45.43個百分點。
苗生明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服務保障鞏固深化脫貧攻堅成效。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自覺將根治欠薪工作融入“兩個大局”全面謀劃,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履行好檢察職能,聚焦問題、依法懲治、精準監督、綜合施策,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守好基本民生底線,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