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4月21日電(項菁)在外商會會員主動回鄉,出資建立“共富工坊”帶動村民靈活就業;針對柿子產業新品種培育開發,九三學社社員擬邀請科技專家上門攻關;新階層人士創立直播電商產業園,向農戶傳授電商直播技能……
浙江探路共同富裕,“縮小收入差距”舉足輕重。面對共富愿景,浙江東部山區縣——紹興市新昌縣統一戰線成員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當好共富夢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新昌縣“八山半水分半田”,是該省經濟總量、人口數量和城市規模都相對較小的典型山區縣。同時,作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過程中首批縮小收入差距的試點縣,新昌如何探索“擴中”“提低”有效路徑?
今年,當地聚焦低收入家庭,最新發布《新昌縣低收入家庭“掛單奔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其中針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3萬元的家庭,開展“幫困、幫帶、幫創”三類舉措,讓共富路上“一個也不少”。
這當中,統一戰線力量功不可沒。
拓寬就業渠道是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的重要路徑。作為民革黨員、新昌縣新聯會副會長,專注人力資源服務的“英杰人力”負責人陳祖堂介紹,自2018年起,其就與政府合作,實施公益性“家門口就業工程”,收集企業季節性、臨時性崗位人員需求,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
“針對低收入農戶,我們近期又發布一批適合的工作崗位,包括一產農業生產類、二產工業生產類、三產服務業類、外發加工類。”陳祖堂舉例稱,比如服裝行業,涉及包裝、上尺碼扣、打箱、裝袋等,報酬以計件制為主,整月收入預計3500元到6000元。
“希望這些崗位能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帶動他們在家門口掙錢,為‘掛單奔中’貢獻一份力量。”陳祖堂說。
鄉村是縮小收入差距的主戰場,也是統一戰線力量畫大共富“同心圓”的主舞臺。近年來,新昌廣大黨派成員、新鄉賢、新階層人士聚焦鄉村,引入項目、引進技術、豐富業態,比如發展“大佛龍井”茶產業、優化竹制品加工產業、開展農產品種植培訓等,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今年我們計劃與九三學社浙江農林大學基層委締結共建關系,并邀請高校專家對新昌產業進行技術指導。”九三學社新昌縣基層委副主委王永暉表示,“前期我們對兩個結對村進行了初步調研,其中會墅嶺村主要經濟作物為茶葉和柿子,有7戶25人意向通過柿子產業增收。”
專題協商會。新昌縣委統戰部 供圖為廣泛凝聚統一戰線力量,日前,新昌縣統一戰線助力“掛單奔中”同心共富活動暨專題協商會上發布倡議書,鼓勵統一戰線成員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統戰+產業”“統戰+就業”“統戰+消費”“統戰+公益”等路徑,參與“掛單奔中”系列活動,爭當共同富裕合力推動者。
“廣大統戰成員資源富集、人才密集、聯系廣泛,是共富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昌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嚴嵐表示,當地將積極發揮“統戰+”多方協同、廣收良策的優勢,探索“掛單奔中”路徑,推動共同富裕實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