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東東委員。記者 王建軍 攝
在今天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李東東委員在代表新聞出版界委員的發言中提出,應加強與完善網絡著作權保護的立法工作。
“現代人很幸福,坐在家中即可遠行世界——幫我們插上飛翔翅膀的是媒體。在新的時代,如何讓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個讓我們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飛得更長久的大挑戰。但這樣的征途并非一帆風順。”李東東說,新聞出版界委員在2014年進行的媒體融合專題調研中了解到,從中央到地方各類媒體融合的力度在加大、速度在加快、投入在加重,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李東東指出,傳統媒體以成熟的采編隊伍和巨額成本,采寫了及時有效的重大新聞和難以復制的深度報道,大都被新媒體無授權無償使用;新媒體很多投入巨大的原創內容,也輕易被傳統媒體和其他新媒體無償轉載。雙方都是侵權者,也都沒有得到法律保護,凸顯了現行法律的不足。許多媒體因此失去內容為王的追求。
“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取三個舉措。”李東東表示,一是強化對內容資源有效保護的宣傳。引導傳統媒體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引導新興媒體強化“先授權、后傳播”的自覺,從源頭上減少侵權行為。二是加強與完善網絡著作權保護的立法工作。在著作權法中,加強對網絡侵權的明確界定并制定侵權賠付標準,改變現有侵權界定模糊和賠償標準過低的現狀。三是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出臺加強網絡轉載版權保護的指導性文件,推動形成報刊社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雙贏機制;同時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轉載行為。
“體制機制改革滯后是傳統媒體在數字化發展中落后于新興媒體的關鍵。不解決滯后問題,融合就缺乏根本的推動力。”李東東建議,第一,按照中央深化改革的決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打造合格的市場主體。對多數報業集團,要按照采編、經營兩分開的設計,抓緊對經營部分進行企業化改造。轉制后的傳統媒體,一是可以有效實現減負;二是更便于進行資本運作,按市場規則引進投資,收并購優質項目,上市融資,做大做強。第二,在現代企業制度基礎上,探索實行股權激勵,特別是對優秀骨干人才實行股權激勵制度。在用人機制方面給予傳統媒體政策支持,扭轉傳統媒體優秀人才嚴重流失且愈演愈烈趨勢。第三,積極鼓勵和扶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開展良性合作。
“傳統媒體應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加強自身新媒體輿論陣地建設,結合云媒體等形式開拓移動互聯網生態布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與開放性互聯網技術公司加大在技術、大數據、渠道領域的深度合作,打造出個性鮮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產品,實現業務全面融合,構建市場有序競爭并有利于媒體健康發展的良性生態圈。”李東東說。記者朱磊